上博讲坛预告|中国铜鼓的造型与纹饰
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联合打造的公益文化品牌——“上博讲坛”,是一个汇聚上博英才、文博大家的文化传播平台。
• • •
中国铜鼓的造型与纹饰
铜鼓是中国华南区域非常重要的物质文化制品。近几年,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地区非常重要的文化遗存铜鼓,已有广泛研究,留下了丰厚的成果。在铜鼓的起源、分类、族属、用途、装饰艺术、合金成分和金属材质、矿料来源、铸造工艺和音乐性能等九个方面,大致得到一定共识。对这些具体方面的研究,也都有众多颇具影响的著作问世。
铜鼓
上海博物馆藏
迄今为止,这些学界共识包括但不限于:
(一)起源:首先创造铜鼓的是“生活在云贵高原上的濮人,嗣后才传到百越地区”,使用铜鼓的当代民族则包括“壮、布依、侗、水、苗、瑶、彝等族”。
(二) 铜鼓类型:可以按照滥觞期(春秋战国)、成熟期(战国至东汉)、发展期(西汉至唐代)和式微期(唐代至现代)等四个阶段,分为万家坝型、石寨山型、东山早期型、北流型、灵山型、冷水冲型、东山晚期型、遵义型、麻江型、西盟型等10个类型。
万家坝型
石寨山型
冷水冲型
遵义型铜鼓
(三) 总体造型:除去铜鼓上立体的部分(如蛙饰、鼓耳),铜鼓的表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:一、表面的敲击部分称作“鼓面”;二、鼓面之下的“鼓胴”,由上而下可分为胸、腰、足三段。鼓面下凸起部分称作“鼓胸”,鼓胸以下至底部,则为“鼓腰”,在腰部以下还有“鼓足”(一般来说,鼓足部分的纹饰较少)。
(四) 纹饰特征:就石寨山型铜鼓而言,鼓面、鼓胸和鼓腰三部分主要特征。鼓面中心是太阳纹,光体和光芒浑然一体,太阳纹之外是一道道宽窄不等的晕圈,窄晕中饰锯齿纹、圆圈纹、点纹等构成的花纹带。宽晕是主晕,饰以极有特征的旋转飞翔的鹭鸟。这些同心圆圈层可被分为:太阳纹、雷纹、羽人祭祀/舞蹈纹、云纹、翔鹭纹和水波纹。胸部也饰与鼓面相同的几何纹带,其主晕则是人物划船的写实图像。腰部除晕圈组成的纹带外,还有由竖直纹带分隔成的方格,方格中饰以牛或砍牛仪式及用羽毛装饰的人跳舞的图像。
(五) 主要功能:铜鼓在历史上曾用于祭祀、战争、集会以及贮藏财货、作陪葬品和娱乐等。
然而,有关铜鼓具体功能、纹饰图案,以及背后的信仰体系,都往往限于具体的研究角度,尚未能从系统的方面予以揭示。从人类学角度观之,铜鼓作为一种器物,其价值不仅在于物质文化本身,而在于其使用者围绕铜鼓展开的“文化实践”和支配这些行为的“文化逻辑”。
当我们结合中国南方民族和东南亚使用铜鼓人群的大量民族志记载,从人类学“整体观”的维度入手,就能概括出铜鼓表面纹饰、实际功能与其文化实践者信仰观念的对应关系,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构成中国文化底层的百越文化的重要元素。
最后,通过对铜鼓表面造型和纹饰的揭示,将帮我们了解鼓面多重同心圆图案所具有的俯视透视特征。借助对这一视角的发掘,将增进我们对瓷器、铜镜、漆器等诸多古代文物造型的理解。
(左右滑动查看更多)
• • •
主讲人
张经纬,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,长期从事民族史、艺术史研究。著有《四夷居中国:东亚大陆的人类简史》《诸子与诸国: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》《博物馆中的极简中国史》《与人类学家同行》《从考古发现中国》《田野:一个人类学者的成长纪实》及《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史》(即出)等多部作品;译有《石器时代经济学》等六部译著。
• • •
直播时间:
2023年10月14日(周六)19:00
主讲人:
张经纬
主办单位:
上海博物馆
新民晚报
直播通道:
见下方
新演艺工作室
图文:上博讲坛
编辑:吴旭颖